• Inspira- 首發試釣
  • May 17,2016
回釣魚學校

             

Inspira- 首發試釣
在看過INSPIRA的重點科技介紹後,INSPIRA適用的釣法可用於淡水路亞、輕磯釣、根魚釣法,未來如果開發淺線杯機種,用於頭足餌木也是相當的適合。

●溪流狙擊-早春何氏棘魞

好不容易等到了INSPIRA的樣品到手,馬上約了路亞知名好手黃傑來一場測試的釣遊行程,在INSPIRA產品輕量、強度兼顧特性之下,決定先以溪流路亞來好好測試一番。
別小看溪流路亞的強度!!加上目標魚又是鎖定何氏棘魞這種耐力、爆發力十足的魚種,加上湍急的水流就算中魚後不猛衝直撞,光是要頂流把魚拉回來的水阻就時常造成斷線、脫鉤甚至斷竿等情況發生。
中部的何氏棘魞釣點很多,南投烏溪段、石岡水壩下游都是知名釣點。何氏棘魞能長到很大隻,筆者習慣的釣點時常見50cm的”正常體型”,甚至60~70cm那種跟草魚一樣大也有,只是每每遇到這種的不是一揚竿就爆線,再不然就是釣鉤被拉直,氣得牙癢癢的….

 

●雨神降臨如同龜神揮之不去

喬好人事時地物後,從台中出發的我們雨默默地滴了下來(氣象局預報好天氣),由於雨勢也不大所以也沒有改變行程還是按照計畫到了國姓的烏溪捲仔釣點,夥同的釣友黃傑告知水量可能很大,水也會很濁,但是可以找到淺灘較緩流的地方仍然是有機會,而且那種狀況下會咬餌的絕對都是粗貨。
從國道六號往溪床一看,水況確實非常不妙,跟米漿水沒兩樣,水量就像剛颱風完的那種滾滾洪流…直到釣場停好車,下到溪床一看,心裡就浮現乾脆「…改去梧棲根魚吧…」的這種念頭,但是既來之還是要下個幾竿,有沒有就再說了…

 

●本次釣遊裝備如下:

釣竿:Helios HS-661 M/ML
捲線器:INSPIRA 30R(2000型),40W(3000型)
母線:魔徑 PE 1號

先別說有沒有魚了,溪水暴漲的情況下連站的地方都沒有,勉強找到一個凹槽可以站一個人先甩個幾竿再說,但是流速實在太快,不管是用湯匙、深潛米諾拋出去都還來不及收就已經被沖到岸邊…

換點後找到一段可以行走蠻長距離的溪床,釣到魚固然是最終目的,但有個唯一目標就是”安全第一”,在此也敬告各位釣友,氣候不佳狀況下作釣,腳路一定要選擇最安全,盡量同夥!!
換了點,除了腳路好走以外,沒有其他的優點了…水一樣混濁及湍急,就算魚還活著,一定也是緊貼著大石縫不敢出來覓食,沿著溪床走了一趟,什麼餌都用了實在是沒辦法,只能放棄了。

但也不能說沒有收穫,這個烏溪段是這次誤打誤撞靠著GPS找羊腸小徑發現的,從這張照片可以看到兩個溪段有交界處並且高低差,判斷在水量正常的情況下這裡絕對是咬況非常好的釣點! 就先收藏吧~等待好天氣再來一趟驗證是否躲藏許多巨物!

 

●新捲下水-勢在必得

人都約了,裝備都齊了,新捲敲龜實在不吉利,一夥商討後下著雨的天加上氣溫又低,到海邊或港區肯定又抱烏龜回家!因此決定保險一點,到管理池找黑鱸出氣…
過中午後的氣溫約15度,用水溫測量器測得水溫是14度,黑鱸正常的覓食水溫18度以上最好,所以這樣的天氣狀況因素下想要在管理池釣得好還是得有一點功力。

●反常-不咬軟蟲,倒咬波扒

現場有其他的釣友在作釣,用軟餌但咬度就是不好,約10來竿才上一尾,反向思考的我們決定用硬餌所產生的聲響來吸引看看是不是比較願意張口。
換上波扒以後甩第一竿,輕抽個兩下發現在水上的鱸魚轉頭了!!果然對聲音還是有興趣,但也只是追不咬餌,因為天氣冷活力不佳,後面再丟幾竿正常的波扒操竿打水花也都是只轉頭,追一下但是不咬。

忽然靈機一動,那如果讓餌用”飄”的方式在水面上呢?
餌落水以後先抽一下產生水花,魚還是一樣又轉頭緊盯著餌,但這次就沒繼續收,而是用竿先很小力的輕扯一下餌,果然!魚立刻有向前衝的反應,但是很聰明(應該是被釣怕了)沒有立刻張嘴,已經緊緊跟在鉤子後面,每扯一下大概就讓餌停個5秒在水面不動,魚也不會遊走,就這樣快到岸邊時,利用巧勁讓餌產生抖動的情況,終於吸引到魚受不了,一個側翻非常輕微的吃鉤了!!

 

接著幾尾都是用這種方式長時間滯餌,輕托,微抖快到岸邊就吃餌了,Inspira 30規格非常適用於在管理池或是任何時間需要輕微操作的釣況之下,新的旋風線殼在每一次的轉動搭配CDB離心方座設計,讓整個轉動的平衡感達到最佳,不會產生離心力造成的晃動,因此就可以做出非常細膩的操竿動作,以往細微的操竿大概只有小烏龜可以比較做得出來,Inspira真的是令人非常激賞阿!!

               

 

相關產品

送出留言
俱樂部隨機底圖
^Top